新年新氣象 “美麗東莞”霸氣亮相英媒

東莞陽光網訊 (全媒體記者李玉敏)新年新氣象!今天(2月23日)是大年初八,東莞工廠企業紛紛在濃濃的年味中開工。作為全省唯一一個被納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地級市,剛開年,東莞就吸引瞭國內外媒體的關註,日前,英國《衛報》網站發表報道指出,將科技創新視為地區經濟增長新動力的“世界工廠”東莞,有望成功實現轉型升級。

英媒:高科技產業讓東莞“東山再起” 台中洗水塔

英媒在報道中指出,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東莞成為中國的出口和制造主要基地,生產帶有“中國制造”標簽的廉價服裝、玩具和鞋子。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海外市場持續低迷,對東莞經濟造成瞭一定影響。但現在,借助各級政府的經濟投入,東莞正在轉型為一個以生產高技術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為重點的智能制造基地,希望再現繁榮景象。

在報道中,英媒還通過視頻畫面、記者實地體驗和采訪專傢學者,全方位闡述東莞在生態文明、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建設成果,向全世界展示東莞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氣、重拳整治污染的堅定信心和有力舉措,以及“國際花園城市”的嶄新面貌。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教授林江表示,政府的大力經濟投入使東莞正從原始設備制造中心向先進制造中心轉變。根據去年9月發佈的藍圖,廣東省計劃打造一個“中國矽谷”式的科技創新走廊作為該地區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他們預計,“東莞將與廣州和深圳一起在全國科技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東莞:深化創新驅動推進台中抽化糞池高質量發展

去年以來,東莞發揮自身區位優勢和制造優勢,積極推進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建設,全面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推動創新發展從科技支撐產業向科技引領產業轉變,從分散式創新向協同式全域創新轉變,從服務自身發展為主向支撐國傢重大戰略需求轉變,並取得瞭明顯成效。截止去年底,全市高企數量從2028傢增至4077傢,新增高企後備企業2400傢,總量均居全省地級市第一。新增國傢級孵化器培育單位11個、省創新科研團隊5個、省創新創業領軍人才3名。與北大、清華等38個知名高校和新型研發機構共建名校研究生院。東莞材料科學與技術省實驗室進入全省首批啟動的4個實驗室行列。企業研發機構全年獲省資助達6.2億元,在全省地級市中大幅領先。

今年,東莞將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平臺優勢、環境優勢,以“倍增計劃”為抓手,進一步深化創新驅動,推進高質量發展。年前,市委市政府在東莞“兩會”上已明確提出今年在科技創新戰略的新舉措和新目標。2018年,將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等重大機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東莞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按照計劃,2018年,東莞將出臺實施科技創新平臺支撐計劃等行動計劃,發佈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段規劃和中子科學城概念規劃,啟動廣深高速創新資源帶建設,重點抓好松山湖、中子科學城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著力培植智能制造全生態鏈和更多優勢支柱產業集群,加快推進華為、OPPO、VIVO、紫光等重大項目建設,補強核心芯片、高端顯示屏等關鍵配套,鞏固電子信息產業的優勢和地位。扶持新材料、機器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第三代半導體、現代建築等產業加快發展,力爭2018年全市國傢高企數量達4500傢;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比分別達到51%和42%。此外,2018年,東莞還將實施核心技術攻關“攀登計劃”,建設東莞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認定一批海外創新中心,構建國際科技合作網絡。加大對企業研發財政補助力度,力爭規上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38%。實施萬名智能制造人才提升工程,力爭3年內撬動融資支持100億元以上。

新年伊始 一批科研新項目將落地東莞

為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建設,2月27日,東莞將召開全市深化創新驅動、推進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對今年的科技創新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厲兵秣馬,瞄準新目標,實現新跨越。

得益於良好的平臺優勢,今年,東莞深化科技驅動取得瞭“開門紅”。據透露,當天,一批科研新項目將在會上簽約落地。其中,市政府將分別與廣東省知識產權局簽訂共建引領型知識產權強市合作框架協議、與英國諾丁漢大學簽訂研究生聯合培養合作意向、與交行廣東省分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另外,中子科學中心也將與工信部電子五所簽訂戰略,東莞理工學院將分別與田禾院士簽訂雙聘院士協議、與英國諾丁漢大學簽訂聯合培養博士計劃,為東莞的科技創新發展提供強力的人才支撐。此外,亞創智慧城項目、國際人工智能產業中心項目、精密金屬配件生產項目也將簽約落地南城、樟木頭等鎮街。

英媒:高科技產業讓東莞東山再台中抽化糞池台中抽水肥起 有望實現轉型升級

台中通水管
AD15913398A856D3
arrow
arrow

    lxazf218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